查看原文
其他

微党课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全民榜样”

人文能建 2022-11-06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各个不同岗位上的优秀共产党员
在各自领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
他们忠于人民、忘我奉献
为这一时期系列伟大成就作出巨大贡献
也成为这一时期的“全民榜样”

邓稼先:隐姓埋名 为国奉献

97年前,他出生于安徽省怀宁县,而绝大多数人直到他去世前一个月才第一次听说了他的名字,他就是“两弹一星”元勋,中国核武器研制工作的开拓者和奠基者——邓稼先。


1950年10月,美国普渡大学毕业的邓稼先放弃了优越的工作条件和生活环境,毅然回国,投入新中国的建设之中。他隐姓埋名,与家人聚少离多,为了“给国家放个大炮仗”夜以继日地钻研,二十余载,他将自己的全部心血都倾注在了祖国的核弹事业中。1985年,邓稼先被确诊为直肠癌。住院期间,他动了3次手术,每一天都疼痛不止。止痛针从每天一针发展到一小时一针,全身大面积溶血性出血。临终前,邓稼先思考的,仍是如何在尖端武器方面努力。他最后留下的是这样一句话:“不要让人家把我们落得太远……”。1986年7月29日,邓稼先于北京逝世,享年62岁。从1958年至1986年,28年间,我国共进行了32次核试验,其中有15次是邓稼先指挥的,全部成功。这种不计名利、甘当无名英雄和艰苦奋斗、舍生忘死的革命精神令人动容、值得学习。


1999年,邓稼先被追授为“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因为他对中国核科学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被称为“两弹元勋”。在原子弹、氢弹研究中,邓稼先领导开展了爆轰物理、流体力学、状态方程、中子输运等基础理论研究,完成了原子弹的理论方案,并参与指导核试验的爆轰模拟试验。正是邓稼先敏锐的眼光、渊博的学识和不懈的努力,使中国的核武器发展继续快步推进了十年,终于赶在全面禁止核试验之前,达到了实验室模拟水平。


近日,杨振宁先生在百岁华诞演讲中特别提到了已逝好友邓稼先,并对他半个世纪前信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做了深情回复。他说:“我觉得今天五十年以后,我可以跟邓稼先说:稼先,我懂你‘共同途’的意思,我可以很自信地跟你说,我这以后五十年是符合你‘共同途’的瞩望,我相信你也会满意的。”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1979年在新疆核试验基地的戈壁滩,左为邓稼先


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940年12月18日,雷锋出生在湖南省望城县安乐乡的一个雇农家里。当雷锋的故乡解放时,乡长从深山破庙里找到了遍体鳞伤的雷锋,送他进医院,治好了满身的脓疮。人民政府免费供这个苦孩子上学。


1958年秋天,鞍钢派人到雷锋所在的团山湖农场招收青年工人。雷锋毅然报名应招。到了鞍山,什么活重干什么活,不管多么艰苦,他都毫不畏惧地迎上前去。1959年12月3日,雷锋听到了征兵报告之后,第二天一大早,就到征兵站报名应征。1960年1月8日,雷锋在日记中写道:“今天,是我永远不能忘记的日子。我穿上了军装,光荣地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我好几年的愿望在今天实现了,我真感到万分地高兴和喜悦,这是我一生中最大的幸福。”


作为一个战士,雷锋深知战士的责任。在部队党组织的教育下,他光荣地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雷锋工作勤勤恳恳,吃苦耐劳,刻苦钻研技术,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他艰苦朴素,廉洁奉公,处处为人民的利益着想;他为人民群众做了数不清的好事,真正做到了毫不利己,专门利人。


雷锋每月的津贴除了交党费、买肥皂、理发和买书之外,全部存入银行。存的钱准备干什么呢?不留姓名把钱寄给遭受特大洪水灾害的辽阳、寄给战友生病的父亲......为什么要这样做?雷锋在日记上写道:“有些人看我平时舍不得花一个钱,说我是‘傻子’。其实,他们是不知道我要把这些钱攒起来,做一点有益于人民、有利于国家的事情。如果说这就是傻子,我甘愿做傻子,革命需要这样的傻子,建设祖国也需要这样的傻子,我就是长着一个心眼:我一心向着党,向着社会主义,向着共产主义。”


1962年8月15日,雷锋在执行勤务中不幸牺牲了,年仅22岁。1963年3月5日,首都各报都在头版显著位置刊登了毛泽东题写的“向雷锋同志学习”手迹。全国各条战线、各个行业掀起学习雷锋先进事迹的热潮。此后,每年的3月5日成为学雷锋纪念日。

雷锋向战友们介绍节约油料和安全行车的经验

毛主席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


申纪兰:人民代表 为民谋福

1951年,22岁的申纪兰被选为平顺县西沟村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副社长。合作社劳动力短缺,申纪兰便发动村里的妇女下田劳动。那时,山西农村流传一句话:好男走到县,好女不出院。绝大多数妇女觉得,出去劳动挣不了几个工分,倒不如在家给男人们做饭。


生产合作社记工分换报酬,一个男性劳力可记10分,而妇女只能记5分。男女间的同工不同酬,不仅极大地挫伤了妇女们的劳动积极性,也让申纪兰感到很不公平。那就从记分员眼中最难的技术活开始干!合作社的难活累活,申纪兰抢着干,干得比男人还快、还好。几番下来,记分员口服心服,同意给妇女记10个工分。这个消息很快就在村里炸开了锅,妇女们感激她,村里的男人也无不佩服。


申纪兰组织男女比赛劳动,鼓励妇女处处争先:放羊、耙地、间苗……妇女们做得又快又巧,并不比男人差。秋后社里评出21个劳模,其中妇女占了9个,社务委员会认真讨论决定,重新确定分配方法,男女同工同酬!


就这样,“男女平等,同工同酬”在这个太行山脚下的小山村里率先实现,而后渐渐在全国推广开来。1954年,“男女同工同酬”被正式写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成为了中国妇女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事件。


1954年开始,申纪兰连任了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从当年辫子上扎着蝴蝶结的青年,到皱纹爬满额头的九旬老人,她见证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诞生与成长,因此被称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常青树”“活化石”。


“我是个农民代表,每天生活在农村,知道农民想甚、盼甚”,申纪兰说,“人民代表大会让人民有了说话的权利。当人大代表,就要代表人民的利益,代表人民说话,代表人民办事”。66年代表生涯,她提出的建议和议案涵盖“三农”、教育、交通、水利建设等各领域,有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也有涉及群众利益的小事,山区交通建设、耕地保护、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干部选举、贫困地区旅游开发等,不断得到采纳。


自我定位为妇女代表、农民代表的申纪兰,曾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脱贫攻坚‘奋进奖’”“改革先锋”等称号。2018年12月18日,党中央、国务院授予申纪兰同志改革先锋称号,颁授改革先锋奖章。2019年9月1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授予申纪兰“共和国勋章”。她说:“我虽然年龄大了,但还能做一些事情,党需要我,我就要一直干下去,听党话、跟党走,是我一辈子的承诺。”


近日,作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大现实题材作品《功勋》也真实展现了申纪兰的故事。“就是一心想让姐妹们挺起腰杆,活出个人样来”,率先举起男女同工同酬大旗的申纪兰用她朴素的愿望铸成了中国妇女解放史上的里程碑。

1954年,出席第一届全国人代会的申纪兰在报到表上签字

申纪兰(左一)和妇女们在一起劳动


此外,还有党的好干部焦裕禄、“铁人”王进喜、“宁肯一人脏,换来万户净”的掏粪工人时传祥等等,这些先进人物的身上都具有艰苦创业、奉献为民的高尚品质,是他们的努力引领了我们、启发了我们、鼓舞了我们。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切民族英雄,都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他们的事迹和精神都是激励我们前行的强大力量。不管时代怎样变化,我们都要永远铭记他们的牺牲和奉献。”


主讲人:刘滢,中国能建职培中心


课   程

回   顾







微党课丨增强党性“一号文件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